訂閱制—當代商業模式的主流
「訂閱制」是當代商業模式的主流,它巨幅改變了人類的消費方式,徹底到現代人很難理解「古人」是如何買東西的。比如說聽音樂,古人會去唱片行買 CD,現代人則訂閱 Spotify Premium;又比如叫計程車,古人會在路邊攔車,現代人不只用 Uber 線上叫車,還會訂閱 Uber Pass 享每趟 10% 優惠,再享 Uber Eats NT$199 以上免運費;古代的意見領袖多以文字形式分享觀點,會出版書籍讓追隨者購買,但現代意見領袖的傳播媒體是 YouTube、Podcast、Livestream 等,廣大粉絲透過訂閱讓來獲得內容。總之,不論是銷售有形或無形商品,處處都能見到訂閱制的存在。
然而,訂閱制也不是 21 世紀才有的偉大發明,美國的報社早在 18 世紀就有訂閱制服務。訂閱制一直到近 20 年才有爆炸性的成長,是因為信用卡的普及與雲端運算 (Cloud Computing) 的成熟。信用卡讓線上消費更方便,同時因為有銀行與發卡機構搭建了信任的橋樑,讓消費者不需擔心企業捲款倒閉的風險,企業也有信心能定期收到消費者的付款,這是訂閱制能成立的基礎。此外,雲端運算讓我們購買的服務能即時更新,比起一次性買斷,以訂閱的方式持續獲得最新的服務內容更符合消費者的最大利益,於是有了持續消費的訂閱需求。
全新的營運思維
訂閱制是大勢所趨,但企業若要採用訂閱制,不是 CEO 在一場會議和大家說:「我們改成訂閱制吧!」這麼簡單,它需要全新的經營思維。
過去盛行一次性的消費,因此企業習慣盯每月/季/年的銷售業績,但在訂閱制的模式下,消費者定期支付訂閱費形成穩定的經常性收入 (Recurring Revenue),因此現代企業關心能否讓客戶留存 (Retention)、升級 (Growth) 來提升終生價值 (Lifetime Value),並且在既有的客戶基礎上獲取更多的新客戶 (Acquisition),創造夢幻的 J 型成長曲線。
要打造成功的訂閱制生意,企業必須和顧客保持長久且有信任的關係。因此,訂閱制的企業會有客戶養成策略 (Customer Nurturing Strategy)。現代的企業傾向使用行銷飛輪 (Marketing Flywheel) 的概念,並搭配顧客旅程地圖 (Customer Journey Map),而非傳統的行銷漏斗 (Marketing Funnel) 的形式呈現。
行銷漏斗適合一次性消費類型的商品,比如說在台北車站賣原子筆,你希望能在一個地點遇到最多的人,然後利用人性弱點提升轉換率。至於這個顧客是誰?你的商品能幫他解決什麼問題?會不會回流?會不會推薦親朋好友?都不在你的考量範圍內。
使用行銷飛輪的企業,在意顧客是否看到品牌與商品的價值。藉由顧客旅程地圖,將客戶分眾再提供專屬的內容,一步一步把路過客經營成 VIP。比如一個酒莊,你會想了解客戶品酒的深度、偏好的產地、調性,進而推薦合適的第一支酒,並且引導顧客嘗試更多的品項。
擁抱訂閱制模式的企業,必須擁有和傳統企業完全不同的營運思維。若做到以顧客為核心、了解歷程、知道升級的方向,才能打造成功的訂閱制生意。
5 種常見的訂閱模式
訂閱制會因為依產品屬性、商業模式而以不同形式呈現。以下是 5 種常見的訂閱模式:
1. Accessibility
這是大家覺得 CP 值最高的訂閱模式!每月付一點錢,就可享用如大海般無邊無際的內容。最具有指標性的服務就是 Spotify 和 Netflix。
這類的平台會不斷更新,推出你和同事吃午餐時必聊的熱門新作;平台也往往會有強大的演算法,在千萬則的收藏中找到你會喜歡的內容,幫你客製專屬的推薦清單。
除了線上服務外,線下也可以使用這樣的形式,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健身房,就是很好的例子。
2. Discount
這是種會讓人深陷平台魔爪的訂閱模式。每月支付訂閱費,你可以得到專屬的折扣優惠或是超快速送貨等等的「特權」。這個模式之所以能讓用戶無法自拔,是因為用戶會心想:「既然都付了這筆錢,那當然是消費更多更划算!」因此能大幅提升用戶的黏著度與消費金額。
Uber Pass 和 Amazon Prime 就是最知名的罪魁禍首,推薦給大家嘗試看看。
若要選一個線下服務代表的話,回想一下,每次逛 COSTCO 是不是都會買的比你預期的多呢?
3. Software
歸功於雲端運算的進步以及網速的普遍提升,軟體即服務 (Software as a Service) 的普及讓大家可以立刻使用隨時更新的軟體服務,因此現在很少人會一次性購買套裝軟體了。不論是個人或是企業,都會使用許多工具型的軟體,比如說使用 Google Workspace 的 Gmail、Calendar 等功能來滿足日常公司營運需求;使用 Notion 作為團隊的知識庫 (Single Source of Truth);或者使用 Figma 來統整所有 UI/UX 設計內容與設計系統 (Design System)。
這類訂閱軟體的收費方式,往往不若其它四種訂閱模式採用固定價格,而是隨著使用量、功能的多寡來計價。其實,這概念有點衝突,如果以使用狀況來計價,為何能稱為訂閱制呢?是因為這些服務會用折扣鼓勵你簽訂「年約」或「自動續約」的形式,所以還是屬於訂閱制的範疇啦!
當然,OakMega 的 Social CRM 服務也是採用訂閱制。每個月不用一張小朋友,就能在社群上使用最強的顧客關係管理系統,打造最鐵的 VIP 顧客。
4. Publications
我個人很尊敬這個訂閱模式:由使用者付費獲取知識內容,讓內容創作者產出更有深度的作品,而非一味地追求廣告與點閱數。過去大家把免費內容視為理所當然,但如 Netflix 的一部紀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 所說:
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re the product.
創作要有價,才能把社會帶往更具理想的未來。
出版業要轉型並不容易,The New York Times 在 2011 年 (iPhone 4s 與 iPad 2 的年代) 決定推出訂閱制服務,讓讀者付費來獲取即時、高品質新聞資訊,再搭配個人化的電子報。2020 年,經過了十年的努力,他們的 6.5M 訂閱戶中有 5.7M 是純數位訂閱戶,數位訂閱營收終於正式超越了實體印刷,宣告成功解鎖數位轉型的成就。
除了傳統出版業藉由訂閱制轉型,新型態的內容創作者也開始擁抱訂閱制,因此 YouTube、Spotify、Apple Podcast 陸續推出訂閱機制,希望打造更健康的循環。
5. Boxes
這是線上與線下整合的訂閱模式,每月支付訂閱費,你會收到實體的商品。你或許不知道,Netflix 是從寄送 DVD 起家的,而且這個服務至今仍在運行!在最初期,用戶每月能收到兩張 DVD,將 DVD 寄回 Netflix 下個月就能再收到新的電影。
另外一個知名的案例是 Dollar Shave Club。他們除了在創業初期拍的一支有 27M 觀看數的洗腦 YouTube 宣傳影片外,還推出的每月 US$1 就能有 F***ing Great 的刮鬍刀送貨到府,打破男性購買刮鬍用品的想像,刮起一陣炫風。
在台灣,許多花藝商家也推出花卉訂閱制。比如花漾花植人推出每週送花到府,並搭配線上的插花課程,在鄰里之間大獲好評。
結論
如果你瞭解了什麼是訂閱制,也依照自己的產品屬性選擇了適合的訂閱模式,恭喜你!踏出了經營訂閱制生意的第一步!
訂閱制還有很多的變化,實際執行上也有滿多眉角。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表情符號,讓我知道你們的回饋。如果反應不錯,我就再多分享關於訂閱制的美好與血淚。
H1 H1 H1 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
H2 H2 H2 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
H3 H3 H3 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大標題
改掉的字喔!
quote 引言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的部份
- 點點點點
- 第二個 item
- 23r2r
- 點點點
- 二案二二兒